今年继续采用反映城市商业活动及决定未来发展所需要素的指标体系,即人才指数、城市规模指数、消费力指数、客运指数及货运指数、经营成本指数、私营经济活力指数、创新指数(4610.193,-137.61,-2.90%)等8大项指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次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采用常住人口数据(往年我们采用户籍人口数据)进行统计,以更合理地体现人均GDP、人均运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人均专利拥有量等指标的实际意义。
在今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单上,广州在客运和货运能力方面都持续排名第一,显示其强大的物流潜力和稳固的华南门户地位。另外相对于其他一线城市,广州的经营成本相对较低,民营经济活力较强。今年入榜的前10名城市与去年相同,但座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营成本过高、消费力指数下降让上海、北京这两个超级都市排名下滑,创新指数的提升则帮助深圳和南京双双跃升。
今年入榜的100个城市中,长三角地区(江浙沪)的城市依然占据最多席位,共有33个城市入选,与去年持平。其中江苏入选城市最多,为18个;浙江次之,占有14个席位,比去年减少1个席位。珠三角地区(广东省)入选城市有11个,与去年持平。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共有6个城市入选。胶东半岛继续崛起,今年占据14个席位,比去年增加1个席位(龙口新入榜)。
江苏和广东依然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江苏省上榜的18个城市中,3个城市(无锡、常州、张家港)与去年持平,其他12个城市名次均有所上升。广东省城市群同样表现突出,广州、深圳占据榜单的前两名,上榜的11个城市中有7个城市名次上升,仅佛山、东莞和中山3个城市名次有所下滑。浙江及山东城市群则基本涨跌各半。
中部崛起战略已经显现效果,得益于经营成本的相对下降及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中部城市整体排名上升较快,但各省发展开始出现分化:湖北及安徽入选的所有城市名次均呈上升趋势,而湖南所有入选城市的名次则均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同样开始出现分化现象,重庆、昆明、鄂尔多斯(15.14,-0.62,-3.93%)稳步提升,柳州也成新入榜城市,其他西部城市则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当前中国经济重要战略发展期,城市转型已开始向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和提高创新能力上延伸,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已开始在城市竞争中显著体现出来。例如,南通由去年的23名大幅上升至今年的第12名,上升了11个名次。南通市排名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其客运/货运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能力的急速攀升。南通兴东机场加强与上海的合作,加快航空口岸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运输服务能力,融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同属江苏的盐城名次上升也很快,与南通类似,它的客运/货运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在提升,同时经营成本有所降低。
《福布斯》中文版执行主编、制榜人刘瑞明先生指出:在中国城市排名变化的背后,尤其是在增长方式转型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创新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进一步分析榜单可见,排名上升较快的南京、武汉、合肥等无一不是如此,这些城市拥有雄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随着这些科教资源的转换,这些城市厚积薄发,创新指数也得到极大提升,其中南京、武汉、合肥的创新指数比上年分别上升了6位、20位和31位。
但也有一些城市正在经历战略调整期:今年榜单上,东莞市下降了8个名次。虽然东莞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较高水平,但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乏力,使其在消费力指数排名上丧失优势。而在创新指标上也下降6位。
从榜单上看,各大城市规划建设已将重心开始转向完善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关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城市管理者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以西部排名居首的成都为例,该市开全国之先河,从2003年就开始推动城乡融合,并计划从明年开始取消城乡差异户籍制度,彻底消除隐藏在户籍背后的身份差异和基本权利不平等,坚实地奠定幸福感的基础。而位于东部的县级市江阴市政府将“建设幸福江阴”作为其战略构想,并为此设定了“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方式和目标将为未来城市健康发展带来可持续的力量。
前不久《福布斯》继续推出了“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榜单,昆山、常熟、张家港分列“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排行榜前三名。
|